3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已恢复对外开放。在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确保社科普及工作的连续性和时效性,将军衙署立足本馆资源特色,继续通过新媒体表现手段满足公众足不出户的文化需求,让公众更好的了解本馆的历史文化。
三堂原是将军的寝所,即内宅。民国十三年(1924年)三堂被大火烧毁,又于当年被重建。
三堂的建筑风格非常欧式化,与大堂、二堂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三堂面阔五间,中间有过厅。历代绥远地区军政首脑都,如绥远省主席李培基、傅作义、董其武等先后在此办公。乌兰夫同志在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期间也曾在此办公。
目前,在三堂内复原了绥远城将军的书房、客厅、寝室等设施,展示家居陈设、日常用品等精美的辅助展品,再现了当时将军起居生活的场景。
三堂西厢房复原了内茶饭房,屋外窗口地下各有一处灶口点火口,是一种取暖方式,叫地热(或地暖)。满族人很早就发明了地热并使用。地暖的设计为北方特有的,即把整个屋子当做“火炕”来烧,地下有严整的烟道,灶口在屋外,烟由对面的墙体烟道引出室外,这样屋子里既暖和又干净。如沈阳故宫,北京故宫都有这种取暖方式。
内茶饭房内还展示着部分生活用品。比如一对食挑,也叫做食盒,是一种运送饭菜的工具,起到保温、防尘的作用。
榆树
一进四进院,我们看到院内有两棵非常高大的榆树,种植于1704年,比将军衙署的建立还要早三十多年。两棵榆树的纹理不同,一棵是条纹状的,另一棵是块状纹理的,都是新疆大叶榆树,它们相依相伴在这里三百余年,被游客们戏称为“夫妻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