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
搜索

23/2020.02 · 【决胜疫情·衙署同行】衙署春秋


在呼和浩特新城区的市中心,驻立着一座清代的古建筑群落,在繁华的闹市中,它显得更加古朴、威严,这就是清·绥远城将军衙署。经过近300年的风雨历程,将军衙署的称呼也几经更替。



【绥远城将军衙署】

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驻守在山西右卫的建威将军王常奉旨改驻绥远城起,到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最后一任将军堃岫止,历时174年,清廷正式授封的绥远城将军有79任。将军衙署即为绥远城将军的办公处所。

【将军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民国元年),北洋陆军第二十师师长张绍曾被委任为绥远城将军,改新城“将军衙署”为“将军府”仍驻节衙署内。

【都统公署】

1914年(民国三年元月),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绥远城将军为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任命潘矩楹为绥远特别行政区第一任都统,改“将军府”为“都统公署”。

【绥远省政府】

1929年(民国十八年)1月1日绥远省政府成立,徐永昌任主席。衙署改牌绥远省政府。1931年(民国二十年)8月傅作义接任省主席。

【伪蒙疆联合政府】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归绥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由德王拼凑的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的军队占据绥远,衙署一度为伪政权属下“巴彦塔拉盟公署”占用,后又为伪“蒙疆联合政府”所占据。

【绥远省人民政府】

1945年8月抗战胜利,9月20日国民党绥远省政府再次迁回衙署,行使管辖绥远省的职权,1947年1月董其武任绥远省主席,入驻衙署。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解放。

解放后,将军衙署为绥远省人民政府办公地。1953年11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绥远省人民政府和署办公,乌兰夫主席当时在衙署办公。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1954年3月6日两省正式合并,从此衙署挂上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牌子。

1955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出衙署。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1956——198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曾在衙署内办公。

【内蒙古文化厅】

1985年将军衙署划归内蒙古文化厅管理。

198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

1992年衙署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清·将军衙署博物院。

2003年6月30日,将军衙署博物院对外正式开放。

2006年5月25日,将军衙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呼和浩特市对将军衙署古建筑文物本体进行维修,对其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和改造。

2017年7月31日以全新的面貌免费向公众开放。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清·绥远城将军衙署在今后的历史长河中还将继续向世人诉说着呼和浩特的半部历史,也将继续把最值得后人牢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推荐新闻